4月份,是南山區2014年秋季小學一年級學位網上申請和核驗材料的時間,忙壞了不少學生家長,對於政府的服務,這些家長們體會頗深。“不需要複印材料了、不少原件也省了,網上就能搞定學位申請,比預想的要輕鬆。”這是一位年輕媽媽的聲音,這段時間她一直在處理6歲女兒上學的問題。
  今年是南山區群眾路線實踐活動的開展年,入學申請辦理,成為南山教育局群眾路線活動的一次檢驗。服務好不好,眾多家長說了算。借助於新開通的入學“E事通”,學位的申請和資料核驗實現網絡化辦理,家長們省去了許多麻煩,政府提高了服務水平。這次小小的試水,是在兩三個月的時間內完成的,開啟了南山行政服務網上跨部門合作的新路徑。
  小小的改變,依托的是“互聯網思維”和政府掌握的“大數據”,借助於行政資源的整合,實現辦事服務的便捷化。不過這種嘗試只是開端,在信息化服務方面,政府還有很多內容要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技術改變的不僅是生活,也改變了政府的行政工作效能,更改變了政府的服務思維。這是條艱難的探索路徑。
  突破從教育切入
  小一學位申請
  全流程信息化
  3月份,南山區教育局基礎教育科在網站上掛出了《南山區2014年秋季小學一年級學位申請指南》,開啟南山小學今年招生的序幕,也讓不少家長開始忙碌起來。細看一下通知,4月7日至4月18日是網上申請學位的階段,4月19日至21日需到學校驗核材料,4月24日,是補驗材料時間。
  孩子能否順利上學,節點時間就在這周。所以,上周末南山區各個學校都集聚了不少等待著核驗材料的家長。根據申請指南,在核驗階段,家長只需攜帶入學申請材料原件,不需要複印件。入學材料齊全的,家長們將收到《南山區2014年小一學位申請驗核材料回執》,材料不齊全的,會退回材料,並標註原因,等待家長補齊資料。
  新生入學網絡化辦理,是南山區開通“E事通”政務服務的一個表現。如果把整個入學流程進行梳理,學生家長需要提供的材料就有很多種,比如身份證、戶口簿、房產證明、購房合同、租賃合同、計生證明、社保卡、營業執照等,兒童如果是非深戶的(含港澳台),還要提供居住證、高層次人才證明、留學人員資格證等。
  “根據各種情況對應的申請資料統計,全過程共計有30項,比如僅住房證明一項就包括很多種類別,是入伙的還是未入伙的,是集資房還是自建房等,不同情況需要提供相應的材料證明。”南山區科技局負責“E事通”技術支持的劉石明副局長介紹,計生情況、戶籍情況也都類似,涉及到不同的部門。
  “E事通”這個名字還是區一把手李小甘書記確定的,旨在強調所有政務服務事項均可以實現網絡化、信息化。
  在南山實驗學校鼎太部的核驗現場,家住南山街道的市民吳明正在為自己6歲的女兒辦理入學申請,在來學校的路上,他特意攜帶了各種證件,就怕臨時忘了,造成不必要的往返,每個原件還都備了複印件,便於臨時應急使用。此前辦理入戶等手續,讓吳明體會到“跑斷腿”的辛酸。當他拿出裝材料的厚厚文件夾,按照學校要求出具相關證件,工作人員掃描後,後臺核對無誤,不到兩分鐘就完成任務,併發給了他一個回執。“孩子的學校搞定了,心裡輕鬆多了,不需要提供複印件,部分材料的原件也省了,挺方便的。”吳明的精心準備,變成了多餘。
  南頭小學辦公室副主任陳明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現在報名都是網絡化處理,原來計生證明、房產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證件,不少家長僅為了辦計生證明就要跑很多趟,造成計生服務窗口集中爆滿。
  劉石明告訴記者,計生證明原來都需要複印件和原件的,為了有效推行“E事通”,南山區副區長紀震還專門聯合多單位開會,商量資源融合舉措。為此,計生部門更改工作流程,將計生需求材料納入到“E事通”的數據比對中,從此不再需要紙質計生證明,只需要在網上填寫證件編碼或者代碼即可。部分計生證明的有效期,也從原來的3個月時間,延長為1年。
  “織網工程”
  搭建基礎數據平臺
  鋪墊打破部門信息資源壟斷
  根據教育局的統計,今年報名的學生有1.5萬人,開通“E事通”實現了無紙化行政服務,在新生入學申請過程,家長們至少省去3萬人次原件的攜帶和12萬份複印件的產生。
  教育部門試水成效顯著,這是“E事通”服務平臺投入使用的第一次檢驗,用了兩三個月的時間,在政府各方部門的配合下,才順利推行。
  “E事通”在劉石明眼中是一個系統,也是一種行政服務模式或者服務平臺,更代表著一種服務新思維。對於無紙化辦公,在政府部門中推行多年,已經不算新鮮事物。“E事通”的與眾不同是基於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技術的成熟。5年前,南山區科技局就實現了網上申請、網上辦理事項,比如各種扶持資金的申請均在網上進行。不過這種服務多是在系統內部進行,跨部門之間的合作一直難以推進。
  政府部門間各自為政的封閉系統,成為居民抱怨的對象,政府部門之間也頗有意見。目前,不少事項的辦理需要各部門協同配合,一個流程走下來,少則涉及到一兩個部門,多則十幾個,甚至幾十個部門。為此,實現行政資源融合成為政府推動信息化建設的重要舉措。
  其突破點,就在於深圳市推行的“織網工程”。早在2011年,深圳市就開始在社區層面試點信息化建設,構建社區家園網、社區工作網。2012年,出台《深圳市社會建設“織網工程”綜合信息系統建設工作方案》,提出發揮信息技術在社會管理創新中的基礎性、關鍵性作用,促進全市跨區域、跨部門的社會基礎信息互聯、互通、融合、共享。力爭到2013年基本實現基礎信息一網採集錄入、社會事件一網分流督辦考核、公共資源一網整合共享、關聯數據一網查詢比對、社會服務一網延伸跟進。
  南山區作為深圳市“織網工程”的應用試點區,開通“E事通”成為深圳“織網工程”建設成果的一次檢驗。
  南山能夠選作為全市的試點,在於南山的科技資源優勢。從技術上來看,政府資源整合不是難題,難就難在資源的共享。
  “政府打造的信息化服務平臺,整合的系統不僅是轄區內各部門之間的資源,還涉及到市區兩級,甚至涉及到省級、國家層面。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各個部門配合的情況均不相同,造成平臺建設推進較難。不少環節又相互影響,個別部門因涉及保密等不願意共享更加阻礙推進的速度。”劉石明坦言。
  南山推出
  “E事通”服務平臺
  試點踐行群眾路線
  如果不是群眾路線活動的推動,南山信息化平臺建設的進程或許還會延後。今年初區政府把“E事通”作為10大改革項目之一,成為政府重點推進的工作。在此背景下,入學申請“E事通”在短短兩三個月內快速突破實現。這次入學申請,調動了市區兩級政府多部門的合力推進。公安、國土、衛計等部門與區社工委、區教育局、區科創局等相關職能共同協作,調整優化流程,破解相關技術難題,為實現從申請、後臺對比、審核全過程無紙化操作奠定基礎。
  “‘E事通’的開通,是對政府服務模式的再造,推動著政府各部門之間流程的再造。”根據劉石明介紹,各個相關部門有效配合只是前提,以新生入學為例,教育局根據相關法規和工作實際,梳理出各類行政審批和行政服務事項,優化服務流程,擬定行政服務改革方案並提交區政府審核審定,形成法制化工作流程,發佈相關規章制度,並且各行政職能的單位按照新的規章制度,在技術部門的協助下形成“E事通”實施方案並自主實施。在實施過程中,與“E事通”共享交換服務平臺對接。
  “根據各部門的需求分析和整體規劃,論證形成可行的方案,技術部門提供基礎平臺、硬件環境、應用軟件支撐以及基礎數據資源支持等公共信息技術保障”。
  “整個平臺的實施,對於行政主管部門來說,打破了以往的工作慣例,形成了新的工作機制。通過流程再造,政府辦事由‘自我保護’為主向‘便民利民’轉變。借助於公共服務平臺,推動信息資源跨層級、跨部門的互聯互通、融合共享。”劉石明笑著告訴記者,政府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把麻煩留給了自己,將方便讓給了百姓,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南山區教育局局長劉根平說,往年他們要收集一大堆學生報名的各種複印件,再去相關部門一個一個地比對是否合格,由於資料太多,而且又非常重要,教育局要派專人進行看守,並耗費大量人力進行核驗,非常麻煩。今年,大部分比對工作都在網上完成,既減輕了工作人員的負擔,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準確性。並且,後臺比對的真實性更高,使得弄虛作假難以實現,對不誠信申報的行為形成有效約束。
  “目前,整個系統,還處在摸索的階段,由於沒有現成的經驗,每項服務都具有個性化,需要整合全方位的資源,全面推行的難度可想而知。”劉根平說。
  推廣實現行政服務信息化
  有待服務部門
  主動作為
  目前,政府構建的網絡服務窗口比較多,幾乎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網站,建有自己的網上辦事服務平臺。在南山區層面,不僅有南山區政府網站,還有廣東省網上辦事大廳南山分廳。目前,區級政府也在推動著更多的政府部門融合進去,而“E事通”就是南山打造的網上辦事大廳服務內容的一部分,或者說是過度階段的摸索舉措。
  根據南山區信息化主管部門的設想,南山區的網上辦事大廳最終只需要有一個綜合門戶,即“南山政府在線”,通過升級改造,實現支持統一的網上申請、咨詢、辦事結果查詢、統一表格下載和統一事項管理的綜合門戶。居民只需記住“南山政府在線”一個站點就能實現所有的辦事需求。
  而這個網上辦事大廳還有很多的工作需要整合。目前南山正在打造公共信息資源庫、居民證照信息電子庫,並根據現有的南山區網上辦事大廳電子政務建設成果,推動電子政府信息資源整合和跨部門業務協同。
  根據南山區信息化主管部門的規劃,電子政務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實現居民辦事從需要反覆不斷提供各種證件向只需提供身份證明原件(或者提供一次其他證件),以電子數據共享的方式轉變;由實地辦理、多部門辦理向網上辦理、一次性辦理和就近辦理轉變。借助於電子政務,提升政府的服務效率,促進服務型政府的建設。
  “這是一個理想過程,等於把政府的各種服務融合在一張網上,網背後依托的是各部門共享的數據資源”。不過這一理想過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僅政務聯網,政府就推動了5年以上,目前的結果就是各部門系統內的整合。而“E事通”也僅僅是個過渡,探索跨部門、跨階層融合。
  “如果把網上辦事大廳看成一個平臺,新生入學‘E’事通就是其中的一個模塊,或者一個客戶端,現在需要根據各部門不同的需求,開發出更多的模塊來,比如教育系統,還有中學申請、教師補助資金髮放等等,衛生領域涉及到看病、就醫等。”
  根據信息化部門的推進方式,採取先易後難,逐步推進的策略。從百姓需求最熱切的方面入手,比如接下來還將在入戶、民政等領域探索推行“E事通”。
  “看到教育部門取得成效後,民政局也在主動溝通聯繫,探索在老人辦證、助殘等領域的合作,‘E事通’需要各個部門主動作為,改變自有的工作方式,探索新的服務模式。”
  每一個模塊的推行都是跨部門合作的結果。信息化主管部門也呼籲政府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E事通”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及跨部門問題,形成部門聯動溝通協調的長效機制。同時應該避免網絡平臺的重覆建設和資源浪費。
  ■採寫手記
  重視用戶體驗
  轉變服務思維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信息化生活離居民越來越近。目前不少互聯網公司都在強調“用戶體驗”,就是在信息化時代爭奪客戶,贏得客戶的認同。而政府的服務要想跟上時代的需求,就必須註重“客戶體驗”,真正站在群眾需求的角度提供服務。這樣才能拉近與群眾的距離,也是踐行群眾路線活動的本意所在。
  政府掌握著居民的大量信息資源,在大數據時代下,是個人、企業信息最大的持有者。比如公安的戶籍信息、教育部門的學生信息、民政的婚姻信息、計生的生育信息、出租屋的流動人口信息、國土部門的住房信息等。這些信息劃歸為不同的部門,形成了部門間的信息壟斷。儘管在系統內不少部門也採取了網上辦事的各種舉措,但都是為了自家方便。其他部門的信息仍舊需要提供複印件,通過驗證來尋求“自我保護”。
  由於政府部門之間信息的不共享,造成申請人或者申辦人不得不跑斷腿開具各種證明材料。不少申辦事項,少則三五個材料,多則十多種甚至幾十種。這也就造成了人人身上背負眾多的“證件”,處處離不開證件。比如戶籍、計生等證明,每個經歷過的人都會有一番感慨。
  信息化時代,政府的服務與居民的需求有機會大大縮短距離,如果能夠實現網上申請或者辦理,居民在有網絡的地方就可以隨時隨地地申辦,對於群眾來說,就是惠民,會形成乾群之間的魚水之情。
  “E事通”已經在教育領域跨出了一小步,但還需要更多的部門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作為一個模塊,有了經驗積累之後,也為後續其他“E事通”的開發提供了借鑒,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E事通”出現在政府的網上辦事大廳內,無論就業、入學、入戶,還是看病、購房等,人們的生活會日漸信息化、便捷化。借助於行政電子化、智能化,各種不良的貪腐、不誠信等問題也能有效破解,假證的生存空間將被壓縮,服務更加透明,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也就更加可親、可近。
  ■鏈接
  名詞解釋:“E事通”就是以便民利民為主線,推動政府公共服務流程再造,即依托公共信息資源庫、居民證照信息電子庫,建設“E事通”政務資源共享交換服務平臺,構建橫向到行政部門、縱向到街道和社區的既規範又統一的網上辦事大廳,推動信息資源跨層級、跨部門融合共享,使居民辦事由實地辦理、多部門辦理逐漸向網上辦理、一次性辦理轉變。
  本版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丁侃
  本版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魯力  (原標題:網上資源共享 入學申請不再“跑斷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z79uzuph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